第(3/3)页 两天后到了地头,大堤还在,又是时值初夏,那滔滔江水汹涌澎湃,卷着海岸的声音都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鄞县靠近江边的村子里,四人住了下来。这里距离吴素弟弟在江边的产业很近,村子里的多数人也都是在他的产业之中讨生活,苦不堪言,勉强吃饱。 “中国人还是恋家。”郭火皱着眉头听着远处滔滔江水,低低的嘀咕了一句。 “姜老,您会说书,帮小侄一个忙好不好?”房间里,郭火把姜女支了出去,转头看着老人。 老人很高兴,这段时期吃得饱,穿的暖,自己和孙女甚至都是胖了一点,而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便是跟在郭火的身后,每天帮着郭火写写画画。 郭火骨子里是尊敬老人的,尤其是眼前这个好人,所以便是有了这一声姜老的由来。起初听见郭火解释之后,老人一脸震惊的连连摇手,只可惜郭火却是固执的认为,老人便是对得起这个老字,于是在郭火的坚持下,老人也就默默的认了下来,梁山伯自然也是高高兴兴的咧着嘴跟着叫。 “什么事?”老人抬头看向郭火,眼中没了之前的唯唯诺诺,但是也没有被叫了一声姜老之后的膨胀。 “这江边一带,本是百姓产业,却是因为那城防军的小舅子进了鄞县,终是变成了他吴家的地界……” 郭火简单的说了几句,老人便已经明白了郭火的意思。 “这是好事,我老头子一辈子说书,能有今天,也是全靠公子抬举,这件事我便是豁了老命,也会给公子做好。”姜老眼神明亮。 “姜老,这事不是为我,是为了这江边一带的黎民百姓。” “公子的意思?”老人有点迷糊。 “这地本就是百姓的,甚至不少人祖孙三代便是在这里过活,我只是想拿回来,还给他们。” 姜老离开了,背着三根弦的琴,肩上搭着一个布袋子,身上衣服破旧,干净。 “为什么要让姜老去做这些?”梁山伯看着郭火,一边的姜女正在与一只鸡腿奋斗。 “人苦的时间长了,便苦的习惯了,跪的久了,那腿便软了,江边水大湿气重,加把火去去潮气。” 梁山伯不傻,郭火的话他自然听的明白,转念一想,却也是发现郭火的话几乎句句如刀,刀刀都是扎在人的胸口上,生疼。 “这个年头……”梁山伯苦笑一声,却只是说了半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