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监记录好后,当即让电报员开始发报。 朱棣则在电报处等着朱元璋回电。 他发这封电报可不止是向朱元璋报平安,也有些炫耀之意——皇位不是没俺的份儿吗?瞧,俺到海外就藩开门红,自己打江山,以后说不得比大哥这一脉混得更好哩! ··· ··· 大明京师。 紫禁城,奉先殿。 朱元璋正在与朱标、刘宽说事。 “刘宽,自你主持天工院负责革新工匠体系之事已过去两年多。” “如今工校已经推广向大明一十九省及九大都司,工匠等级重定之事也在几个主要行省施行成功,并有序地向其他行省推行。” “你是时候把‘施行专利法’之事提上日程了吧?” 刘宽道,“陛下,专利法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社会基础的。虽然自微臣到来,大明已推崇科学、科技数年,又鼓励民间钻研各类技术、勇于发明创造,可终究时间太短。” “现在就施行专利法,设置相关衙司,用处不大。因此,微臣想等两三年,社会基础更好些,再颁布专利法。” 朱元璋道,“再等两三年?你小子该不会想着接下来的两三年都呆在天工院摸鱼吧?” 摸鱼这个词汇是朱元璋从刘宽及后世视频中学到的,眼下他严重怀疑刘宽是想摸几年的鱼。 随着对大明的改变越来越多,刘宽能做的事反而在变少,如今确有几分摸鱼的想法。 不过他倒没真想躺在天工院院正的职位上啥也不干。 “回陛下,如今天工院下的各项事务虽然都已步入正轨,但有些事微臣总得盯着些。另外,微臣还想在这两三年中办另外两件于大明而言相当重要的事。” “哦?”朱元璋一听来了兴趣,“哪两件事?” “建立大明第一所大学以及大明自然科学院。”刘宽道,“如今大明各级官学可以说承担了数学、自然科学在基础及中等层次的教育任务,但还差真正的高等学府,以及一座能够汇聚天下科学家的部门。” 朱元璋道,“那自然科学院先不说,大学与大明现行的各级官学及国子监有何区别?” 一旁的朱标亦露出好奇之色。 见此,刘宽知道必须给老朱科普一下后世的教育体系了。 他于是道:“不如微臣讲一讲后世的教育体系,陛下自行比较?” 朱元璋更感兴趣了,笑道:“好,你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