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约一个小时后。 沈璘带着一个特制的安全手套,亲自上前扳上了电闸。顿时,木架上那一长排的碳丝电灯几乎不分先后地亮了起来! 虽然碳丝电灯的光芒在八月上午的阳光下并不怎么显眼,甚至可以说不起眼,却仿佛吸附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目光! “好!” 刘宽率先鼓掌。 裘七尺等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说起来,鼓掌这个习惯如今在大明朝廷、官场已经变得颇为流行了——中国自古便有鼓掌喝彩的做法,只是不像后世那么习以为常,如今却是向后世习惯靠近了。 沈璘等火电站的官吏、工匠则是如释重负,随即也都笑着鼓起掌来。 待掌声落下后,刘宽便道:“接下来便是测试火电站能连续发电多久了——这将是一项长期的测试。” “而根据我们之前的计划,只要能够稳定发电三天以上,便算合格,可以用来给京师各衙门供电了。” “当然,目前京师各衙门都还没连电线、安电灯——不过电器厂那边早就生产了足够的电线和电灯,各衙门电线线路也都提前设计好了。” “接下来只需安排好施工队,半个月内应该就能让京师各衙门都通上电!” 电器厂是今年开春后成立的,目前隶属于天工院,主要负责生产电线、碳丝电灯、电风扇这三样,并以前两样为主。 不过电器厂目前只能接皇宫、朝廷的订单,产品都是按成本供给,并不盈利。 估计得等以后京师百姓也用上电,电器厂才能盈利去了。 随后,刘宽在火力发电站一直待到中午,见火电站一直在稳定供电,没发生什么意外,他这才满意离去。 中午在家吃过饭,安心小憩半小时,他才迤迤然地前去皇宫,向老朱报喜。 老朱很高兴,道:“没想到你来咱大明不到六年,咱们不仅有了火车、铁路、轮船,甚至连电都用上了——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啊。” 刘宽谦虚地道:“微臣不过是借助了后世积累的科学、科技知识而已,另外,即便有了火电站,大明目前也只能小规模用电。” “想要大规模供电、用电,让电力、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怕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朱笑容不减,“路长不怕,咱们只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早晚有实现的一日。对了,此番火电站建成并成功试运行,你们天工院立了大功,说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刘宽拱手道,“此番微臣不过是给出了一些资料,督建之事主要是由郎中裘千尺、主事沈璘等人负责,实不敢居功。” “这些人的功劳咱知道,回头你写一份给他们请功的奏本,递交内阁,朝廷自不吝封赏。咱现在问的是你想要什么赏赐。” 老朱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刘宽觉得他不能再客气了。 于是试探着道:“那陛下可否赐下殊荣,允许微臣家提前连上电线、用上电灯?” 朱元璋听了先微愣,随即就笑道:“你小子倒是挺会提要求的——行,咱准了!另外再赏赐你宝钞万贯,丝绸八百匹,平板玻璃一百尺!” “谢陛下!” “若无别的事,你便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当刘宽准备退走时,朱元璋却又道:“对了,那无线电报机何时能研制成功?咱可等着用上这国之利器呢。” 刘宽道,“应该快了。” 朱元璋并未问快了是多久,而是道:“你让那无线电报研究所抓点紧——此物若真能研制成功,咱便给你升爵。” 升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