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蛮子哼道,“失烈门,我看你就是当年在南边呆得太久了,变得跟汉人一样懦弱、胆小。不然的话,怎么会连明军都没见到,只听他们要来,就吓得逃跑?!” 蛮子这一番话几乎把大帐内的人都得罪了。 因为如今天元帝身边重臣不少都是在中原生长的,更别说,如今元廷依旧任用了一些汉人——洪武十四年以前,汉人甚至能做到知院级别的重臣。 蛮子得罪人而不自知,颇为蛮横地道:“要走你们走,我是不会去和林的!” 天元帝、失烈门脸色都颇为难看。 这时知院捏怯来劝道,“太尉,据说此番明军至少出了三路大军,有二三十万兵马,若真寻到了此处,我们如何能挡得住?” “明军如今火器可犀利得很,我们最好还是避开不战,待他们深入草原、徒劳无功、师老兵疲时,再发起反攻方是求胜之道啊。” 蛮子觉得捏怯来说的有些道理,但依旧反感不战而逃的做法,于是又道,“如今草原上可是有不少明军探子,你们要带着陛下匆匆移驾,若是正好撞上了明军埋伏呢?” 失烈门气恼,“大草原上哪儿有那么容易中伏?” 天元帝虽平庸,但还有那么点魄力,见几人都劝说不动蛮子,便道:“太尉既然不愿走,便继续留在东边吧——只望你能在这里牵制一下辽东来的明军兵马。” “丞相、知院,你等速去安排,朕要移驾和林!” “遵旨!” 天元帝来捕鱼儿海这边,带了好几万户军民,且是在春天积雪稍稍融化后来的,在捕鱼儿海一带待的并不久。 如今饿了一整个冬天的牛羊马匹都还没养起膘儿呢,听闻天元帝又下旨迁回和林,不论是底层牧民,还是上层贵族,皆抱怨起来,怨气之下,迁徙的准备工作自然也就大大拖慢了··· ··· 大兴安岭东麓,潢河之北,蓝玉率领着从辽阳带来的五万余兵马,汇合了朵颜、福余、泰宁三卫臣服于大明的蒙古兵,麾下兵马终于达到了六万。 随后他便带着大军向北行军,直奔捕鱼儿海——在年后元廷决定移帐捕鱼儿海一带时,光明卫便将消息传到了大明。 而蓝玉所领这一路兵马此番北伐的任务,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攻破元廷,乃至拿下元廷君臣。 不过四五日,蓝玉便领着大军赶了近千里路,到了捕鱼儿海南岸。 若无光明卫,蓝玉此时便该广派探子(一般是投效大明的蒙古人),寻找元廷踪迹了。 至于能否有收获,全看运气。 然而以光明卫之能,明军不仅可以很早就知道元廷移驻捕鱼儿海一带,甚至有机会获知元帝金帐具体所在地! 果不其然,就在蓝玉部抵达捕鱼儿海南岸的这天下午,军中光明卫千户带了个貌似普通的蒙古牧民进了中军大帐。 简单抱拳行礼后,这千户便道:“蓝将军,这位是来自残元太尉蛮子麾下的光明卫暗探,他带来了重要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