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洪武二十年,正月初八,大明朝廷各部院等衙门准时开衙,开始处理各种国事、公务。 当日,朱元璋便下发了一份在朝中惹来颇多瞩目的圣旨。 恢复皇二子朱樉亲王爵位,然因其过错,故易王号为戒,改封为雍王。 朝中大臣对此事虽然瞩目,但并不意外——只要对朱元璋有些了解的臣子,都知道朱元璋相当护短,尤其喜欢袒护亲人。 当然,如果这个亲人威胁到了他的皇位、社稷安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自几年前朱樉被废除王爵,很多人便预料到其必有恢复王爵的一日。 不过,绝大多数臣子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真能让朱樉当了几年实实在在的庶人——朱樉在外城码头扛包过活儿的事这些大臣可都知道,甚至还有不少人假装无意路过那码头附近,“欣赏”朱樉干活儿的场面。 等到后来两位王妃也被送到京师,种地、卖菜乃至到工厂做工,大臣们自是又一番惊讶。 然后便适应了。 却也对朱元璋更加的敬畏。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儿媳都这么狠,若是他们犯了事,估计即便是元从功臣,惩罚也轻不了。 没了最初的新鲜感后,一些人甚至觉得,朱樉、邓氏、观音奴三个,就是朱元璋用来警告、震慑他们的,让他们不敢轻易违法,不敢依仗权势凌虐下民。 如今朱元璋恢复了朱樉的爵位,反倒是让很多人松了口气。 槐树里。 “朱二”家小院中。 朱樉从传旨的太监手里接过圣旨后,再也忍不住,跟身边的邓氏、观音奴抱头痛哭。 四年啊,三个出身天潢贵胄的人竟在外城实实在在地过了四年普通人日子。 在真正的普通人看来,他朱樉有两个美女老婆,三人又都年轻力壮,既不需要养老,也不需要养孩子,只需养活自己就行,日子简直过得不要太逍遥自在。 可若是跟他先前的亲王生活相比,这种日子便是一种身体、心理上的双重磋磨了。 被磋磨了四年,他朱樉终于熬到了头! 三人抱头痛哭一番后,邓氏最先恢复过来,抹了把眼泪道:“夫君,不,大王,咱们赶紧收拾收拾,去王府吧?” 朱樉道,“这里都是些破烂,有什么值得收拾的?走,咱们直接回王府!” 朱樉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重新享受亲王生活了。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四年磋磨虽然让他能够吃得一些苦,不敢再肆意戕害仆从,却不意味着他不喜欢过去那种被伺候的奢靡生活。 邓氏也觉得这小院中的家当不值得往王府带,当即就要跟朱樉一起走。 唯有观音奴对小院有些不舍,遂问传旨的太监,“请问这位中官,我们若走了,这小院会如何处理?” 太监笑着道,“皇上说了,这小院还是雍王殿下的,殿下和王妃随时都可回来小住。” 朱樉哼道,“我才不回这破地方住呢。” 说完就要拉着邓氏离开。 太监却道,“雍王殿下别急,奴婢还有几句皇上的口谕要传达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