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在这说书人的口中,琉球三王中的中山王、南山王皆狼子野心之辈,意图吞并另外两国。 于是两人先合谋瓜分了北山国,结果因分赃不均,又相互征战,搞的琉球诸岛民不聊生。 北山国王子逃难到大明,向朝廷哭诉,老朱这才知道琉球之事,于是派出军队,制止了中山、南山两国的战争,并帮北山国恢复了国祚。 之后北山国担心大明军队一走,国祚又不能保,甚至性命都丢掉。琉球三国之外的一些部落酋长,也担心再次卷入中山、南山两国的征战中。 于是他们一起联名上奏,请求内附。 中山国、南山国虽不甘,却耐不住联名上奏的人多,又不敢得罪宗主国,再加上两国百姓亦期望内附大明,成为大明人,于是便有了琉球内附被设为琉球县之事。 听完,刘宽就笑了。 这说书先生虽讲的九分真一分假,可就是那一分假,让老朱成了大大的好人,让大明成为了百姓传统认知中的仁义宗主国。 ‘这宣传之事我也没跟老朱讲过啊,他竟然无师自通?’ ‘厉害!’ 就在刘宽暗自感叹朱元璋利用说书人当“宣传员”时,小厮刘虎进了包间。 “还好···老爷您在这儿。” 刘宽问,“瞧你这上气不接下气的,莫非家里出了什么急事?” 刘虎道,“来了位宫里的宦官,传陛下口谕,让老爷速速进宫面圣。” 刘宽听了心中一抽,暗吼:今天休息日啊,为何又让我面圣?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人性了? 吼完,他立马离开,准备回家换官府去宫里。 结果来传口谕的宦官说不用换官服,直接去就行。 于是,刘宽便穿着逛街的常服进了宫。 到了奉先殿,他发现朱标、朱棣都在,就更郁闷了,心道:该不会是朱棣回来一趟,又想听他子孙的“光荣事迹”,老朱便把我叫了过来吧? 甭管心中如何吐槽,刘宽还是一一给三人行了礼。 然后便听老朱问:“刘宽啊,眼下都要十月中旬了,这探索舰队却仍未归来,会不会出事了?” 刘宽反问,“陛下给探索舰队的旨意中,可有要求他们今年必须返航?” 老朱摇头,“远航探险之事福祸难测,咱怎么会给他们下死命令?咱只不过让他们到了美洲,尽力寻找玉米等农作物和橡胶树、金鸡霜纳这两种植物罢了。” 刘宽道,“玉米等物都原产自南美洲,或许已经传到中美洲,但多半没有传到北美。探索舰队要寻找这些东西,花上一年的时间是正常的。” 老朱听完露出笑容,“听你这么说,咱便安心不少。” 刘宽知道,老朱叫他过来必然不只是为了心安。 果然,接着便听老朱道:“刘宽,咱与标儿有一事不决,想听听你的意见。” 第二更。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