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斯波义将一想到如今日本局势,有点慌了,问:“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如今南朝尚未解决,若明军大举来攻,我们恐怕很难如镰仓幕府一般集举国之力击溃之。” “慌什么?”足利义满轻斥一句,“大明就算要渡海来攻,也需好几年准备,更别说那朱元璋志在寻仙不死,必然空耗国力,就算他有征日之心,最后也未必能施行。” 斯波义将点了点头,道:“那对马国之事我们恐怕不能管了。” “确实不能管。”足利义满道,“在明国真的挥军来攻前,我们最好不要给他们任何借口。” “况且对马宗氏之前事南朝,而非我北朝,我们为何要管对马之事?” “对马岛只有军事、商贸之利,而无产出。可在幕府一统南北前,对马岛军事、商贸之利幕府根本用不到,何必为此给明国生事借口?” 顿了顿,足力义满又道:“我们不仅不能管对马岛之事,还需派使团前往明国。一则了解明国虚实,二则假意为明国藩属。” “如此一来,即便明国真有意来攻,也能拖上几年。有这段时间,本将军定能扫灭南朝,一统南北,届时便是明军真渡海来攻,我们也不惧了。” 斯波义将赞道,“将军睿智天生,聪慧如神。” 旋即,他想到什么,又道:“对了,前段时间西海有渔民上报,说见到明国水师停驻于佐渡岛,且已有段时日,似乎有长据之意。” “佐渡岛?”足利义满皱眉,“此岛不过流放犯人之所,并无百姓,亦无产出。不过,它离京都可比对马岛近多了。” “这样,回头派数十艘战船到西海,沿岸巡防,监视佐渡岛明军动静,提防他们由此东渡来攻。” “哈衣!” ··· ··· 时间来到十一月下旬。 自徐丹段铁路开通后便开始修复的平徐段铁路终于完成修复工作。 虽然距离通车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随着前段时间徐丹段铁路开放部分车厢给百姓乘坐、运货,民间对铁路运输的议论也越发热烈起来。 一些见识长远的士绅、商贾,已然预见到,待平徐段铁路开通,铁路运输必将带来不少商机和利益。 在直隶江南的士绅、商贾圈子中,最近更是流传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说是朝廷准备与民间“合作”,成立一个铁路运输公司,一起赚钱。 这事听着怪极——自古以来,朝廷需要钱粮都是直接从百姓手里要,甚至直接抢,何曾见过朝廷将好处分出来给百姓? 所以多数人只当此事是谣传,听了一笑了之。 苏州的士绅、大地主兼富贾顾氏家主顾崇礼也认为此事是谣传。 可这日他回到家中,便见发妻李氏一脸神秘地道:“老爷,今日我去那沈家打听过了,沈氏确实买了那什么公司的股份。” “沈家人说,是因为他们沈氏在苏州富户之中进献钱粮最多,所以才能提前获得购买那股份的资格。” 说到这里,李氏忍不住抱怨,“老爷,朝廷修城,我们顾家进献钱粮也没比沈家少太多,朝廷卖股份给那沈家,却不给我们顾家,这可不公平啊。” 顾崇礼听了眉头皱起,问:“你这事从谁那里打听到的?” 李氏道,“自是沈大老爷正妻王氏——沈家二房、三房妾身也没交情啊。” 顾崇礼沉思道:“照这么说,朝廷准备跟民间巨富合作办那铁路运输公司之事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王氏不可能拿这事骗我。” “可那位怎么转了性子?”顾崇礼不解。 因朱元璋对苏州征收的税赋较重,所以苏州百姓多暗恨之,如今虽没后来那么严重,但苏州百姓提起朱元璋时却不会像京师百姓那样称呼“洪武皇爷”,而是多以那位代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