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新闻播报声,镜头再次拉高,笼罩整个火车站广场,当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 即便是朱元璋这般统帅过千军万马的,却也从未有过以高空视角俯瞰几十万人的经历,因而跟其他人一样,都一脸震撼。 稍稍回神,老朱、朱棣等人才明白,这是后世的火车站。 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是要回家过年,却因天气缘故,被滞留火车站广场。 这时视频中情况越发紧张起来——广场上人贴人,有的人甚至被挤得踮起脚尖。 带着孩子的人不得不把孩子托举起来,高喊“别挤了!”。 但人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因为绝大部分人都被挤在人海里不能动弹,只能如水滴般随波逐流! 广场上的围栏都被挤垮掉,警察在人海中就仿佛砂砾落入大海,几乎看不到——情况是如此的危急,仿佛每一息都是千钧一发! 一时间,老朱一家子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其他人都为视频中的景象提心吊胆。 ‘七十多万人,聚集得如此密集,这可比几十万流民围城还可怕——流民饿着肚子,却还有地方躺下,可这些人都快连站脚的地儿都没了!’ ‘一旦没控制好,只怕便是几十万人自相践踏而亡的惨绝景象!’ 朱元璋心中如此判断。 朱标也这么判断,甚至不由为这几十万后世百姓焦急起来。 关键时刻,一辆辆花绿色大汽车来了,从车上跳下来一个个后世士兵,排着队犹如刀切牛油般插入人海之中,终于将局势勉强控制住。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朱标、朱棣等人都动容的画面、对白。 只见这些后世士兵并非打进人群,而是武器都没带,挽着各自手臂,组成人墙进入人群。 “一定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统一命令,分割好了再放人!” 视频中的一幕幕,令朱樉、朱棢、朱棣等对大明军队有所了解的人十分意外,甚至是震惊。 大明虽然也严肃军纪、引导军队作风,但也就是能做到不让将士扰民而已。 即便如此,也时不时有将士在地方上欺压百姓的消息传出来,哪怕朱元璋严惩都难以禁绝此风。 像视频中那样,要求将士面对百姓“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根本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老朱不吭声——他在怀疑视频的真实性。 ‘后世有电影,这视频中的画面未必不是编的。’老朱如此想。 视频中火车鸣笛声响起,却是火车来了,聚集在火车站的百姓终于得以乘车回家过年。 眼见这部分内容结束,视频切到另一个画面,朱元璋便示意刘宽暂停。 他道:“刘宽,方才这段视频是后世真事,还是电影啊?” 刘宽道:“回陛下,视频素材取自电影,可这部电影却是根据真事拍摄的。” “当时广州是全国外来打工人员数量排名前几的超级城市,又恰逢当年全球经济危机,诸多工厂纷纷倒闭,打工的百姓没了工作,想回家乡过年的便更多。” “偏偏当年湖南、江西、广东一带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冻雨,铁路停运,公路封堵。” “当时的网络也不如十年后发达,百姓不明情况,照常到火车站买票,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四五十万人被困火车站11天。” 因为刘宽这番话中透露了不少后世新信息,所以并非所有人都能听懂。 朱元璋倒是听懂了大概,也很能抓重点。 他接着问:“那真实事件中,官府处理得如何?” 刘宽感叹着道:“虽然当时官府出动了四万军警维持秩序,但困在火车站的人太多了,再加上时间太长,最终还是有一百多人因疾病等身体原因,在被困期间去世。” “才死了一百多个?”老朱没忍住,一脸诧异地道。 说完,他见刘宽神色微变,竟忍不住解释起来,“咱看你刚才的神情,还以为官府没控制住,酿成了践踏事故呢。” 刘宽道:“陛下,后世医疗很发达,且当时聚集火车站的打工人几乎个个都识字,甚至绝大部分都上过几年学,便是上了十年学的都很多。” “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正常来讲,即便没有军警维持秩序,只要没意外情况引发大混乱,就不会出现践踏事故。” “但这么多人,身体不好,甚至有疾病的绝对有一些。这些人困在火车站里,病发后不能及时得到医药、救治,由此死去——这在后世人看来根本不应该。” “所以,不仅是微臣为此事感慨,这件事甚至成为后世中国铭记多年的痛楚。” 刘宽这番话中,让朱棣、朱橚等人惊讶的信息太多了。 聚集火车站的大几十万打工人竟几乎人人识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