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役吏之变,鲁王任事【求追订】-《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页

    紫禁城外,五军都督府的南边。

    一座空置的大院落不知何时被清理出来,在初八那日便挂上了“六扇门”的牌子。

    初十这天下午。

    朱檀完成了大本堂几位先生留下的部分课业,便换上他衮龙袍、翼善冠,带着护卫来到这处院落。

    朱檀人小鬼大,到了大门外亮出腰牌,却不让守门的将士进去通报。

    就这样,他直入得前院,便瞧见一高大魁梧的将领正在训练二三十名看着就很精锐的士卒。

    注意到朱檀的出现,这将领立即迎上来行礼,“六扇门指挥使顾成参见鲁王殿下!”

    “顾指挥使多礼了。”

    朱檀还礼,脑海中浮现从大哥朱标那里得来的此人资料,一双眸子不禁发亮。

    顾成是扬州人,祖父虽以操舟为业,可到了其父辈已然发家,并非寻常百姓。

    因此,顾成不仅生得高大魁梧,膂力过人,且识字知书,通晓大义,水战马战皆善。常年往来江淮,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

    当年朱元璋渡江时,他来投奔,因勇武过人被选为朱元璋帐前亲兵。

    此后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不少战功。

    去年顾成随傅友德征云南,担任前锋,先是一战下普定,后率兵留守。

    期间数万贵州蛮族攻打普定城,顾成出城迎战,一人便斩杀近百人,吓退蛮军。

    此战顾成其实受伤不轻,为了避免蛮族再次来攻,他故意放走一个俘虏,并言明当晚将进攻蛮族城寨。

    到了晚上,顾成命亲兵在蛮族城寨外擂鼓鼓鸣炮,大作声势,果然惊得蛮族首领弃城而逃。

    过年期间,顾成回京养伤,朱元璋念其功劳,便提前封赏,赐斗牛服(牛头龙身)、金腰带,进封世袭指挥使。

    此人虽已五十二岁,却有勇有谋,朱元璋念其伤势需休养数年,即便恢复也难再做阵前冲杀的勇将,便将其派来暂任六扇门指挥使。

    放在以前,朱檀根本不可能与这类将领接触,如今却成了其上司,少年心里不知多高兴。

    “听闻顾指挥使在贵州一战斩杀近百蛮兵,受创数十处,仍作无事状,令蛮兵皆以为神将——如今伤势休养得如何,来此任事无碍养伤吧?”

    顾成没想到朱檀小小年纪,就懂得关怀下属,暗叹不愧是朱元璋的种。

    他恭敬地道:“劳殿下挂心,本就是些皮肉伤,没怎么伤及筋骨,而今已好得差不多了。”

    朱檀点头,“那便好。”

    说完便往里走。

    这六扇门可还有另一位重要官员呢,那就是朱元璋配备的文官。

    朱檀在顾成的引领下来到了中院,在一偏房见到了一位清瘦却精神的中年人,正是六扇门的三把手,以警部员外郎之职兼任六扇门都监的陈靖。

    陈靖出身教谕,后为御史,再后来则被调到刑部任职,六部化九部后官升一级调任警部。

    其为人清正,办事干练,断案神速。

    见礼之后,朱檀示意两人坐下来谈。

    “孤虽得父皇之命提督六扇门诸事务,毕竟年少,平日里常在宫中进学,这六扇门之事怕是要多劳顾指挥使、陈副郎费心了。”

    顾成道:“殿下放心,既受皇命,我等自会用心任事。”

    陈靖跟着道,“此我等分内之事,自当尽心竭力。”

    朱檀点头,不再寒暄,直问:“如今衙司所需人手筹备地如何了?”

    陈靖是负责后勤及人员招募等事务的,闻言道:“直隶各地方衙门都才开衙两三日,自是还在招募人员。”

    “若不出意外,直隶各府县至少会一次输送三千余人。我们即便再优选一番,也可得数百人。”

    根据朱元璋的指示,六扇门初建,只负责直隶范围内的案子。

    直隶虽有十四府四州,政区广大,但六扇门只负责下面衙门一时破不了的命案,以及要案、大案。

    初期的话,能有几百人应当足够了。若有不足,日后再招也不迟。

    朱檀点点头后又问:“可曾提醒地方衙门留意招些个女巡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