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的难听点,当初成立“毒素过滤催化剂”项目就是为了赚钱的,现在催化剂还没研发出来整个行业就大幅度降价进入寒冬, 如果继续投入,即便研发出来后还能赚钱吗? 所有人目光看向了正上方的杜斯曼总裁。 杜斯曼同样眉头紧锁,思索许久后,他皱着眉挥了挥手,并没有直接回答。 “汉斯,你先说说现在‘毒素过滤催化剂’项目的情况。” “好。” “大半年前,我们临床一期试验的时候,‘催化剂’的临床数据仅为2.5%左右, 经过两个多月寻找问题,我们确定了是因为‘催化剂’在透析机里和血液反应时间过短,所以造成了‘催化剂’无法完全有效分解大分子毒素,从而造成了数据不及预期。” 高层们微微点头,这个情况当初大家就都了解了。 “毒素过滤催化剂”当初在实验室的时候确实能快速、有效分解血液里的大分子毒素,但应用在人体试验后才发现;在人体环境、血液流通的情况下,“催化剂”最少需要一小时以上充分融合才能达到90%以上的有效分解效果。 “当初我们想了几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是让患者在透析前提前一小时注射我们的‘催化剂’;” “第二种则是,增加透析时间,将原本4小时的透析时间提高到5小时!” “但这两种方式都要增加患者的透析时间,所以当时都被否定了!” “后来就剩了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想办法提升催化剂的分解效率,让其在有限的时间里,在透析机里配合透析液完成大分子毒素过滤。” “第二种,则是在透析的时候同步将‘催化剂’注射进入体内,让其在体内循环分解,最终完成大分子毒素过滤。” “最后我们选择了第一种,延续了当初立项时的思路!” “现在,经过了近半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从当初2.5%的分解效率提升到了4%!” “当然,如果想要继续研发下去,想要达到我们当初立项时的目标6%以上,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 4%到6%。 在场高层微微吸了一口气,要是放在之前,这样的成果已经足以让所有人不假思索地继续投入下去。 可现在,行业大环境都变了啊,整个体外血液透析的市场都遭到了巨大冲击! 那就暂时搁浅? 可不甘心啊! 这样一来,前期的科研投入就打水漂了! 高层们思索着,犹豫着,大约一分钟后,一名负责技术研发的高层忽然举起: “除了继续投入研发和暂时搁置,我想我们有没有第三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没错,其实几个月前,我们第一次需要进行方案选择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青山药业的‘肾毒清透析针’其实和我们的‘毒素过滤催化剂’很适配。” “我们的‘催化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和血液完全融合,对于血液透析来说增加一小时成本太高了,但对于‘肾毒清’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们的‘肾毒清’一针持续时间48小时,还在乎我们的一小时吗?患者完全可以同步注射!” “而且!” “‘肾毒清’对分解小分子毒素效果很好,而我们恰好能分解大分子毒素,这绝对就是完美的互补!” “所以,我觉得我们能不能现在立刻掉转头,重新立项研发直接注射进入人体体内的‘毒素催化剂’?从而和青山药业的‘肾毒清’形成完美搭配呢?” “现在他们的销量很凶猛,我想,他们销量越好,我们和他们一起的销量应该也不会太差!” “到时候如果注射用的‘催化剂’研发成功,有注射用‘催化剂’托底,说不定我们还能重新启动现在搁置的体外‘催化剂’。” 话音落下,众人眼神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