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威廉医生是当初参加了“肾病峰会”的医生之一,对青山药业的“肾毒清透析替代针”比较了解。 所以,当诺华公司联系梅奥诊所准备进行临床试验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透析针”,并且主动开始推荐给患者。 看到斯蒂芬教授略显惊讶的表情,他点点头解释道: “青山药业的效率确实令人惊讶,但我想这主要源于这款‘透析针’不仅在我们国内进行临床试验,在印度也同步进行着临床试验。” “他们得到的样本数量和临床数据会非常多,这无疑会给他们提供很多数据参考。” 斯蒂芬教授缓过来,轻呼一口气: “我也是做科研工作的,虽然不是生物制药领域,但大量的数据确实会对研发进程有正面影响……” “我能理解!” “那就好。” 威廉医生微微一笑: “那您要不要试试这款‘肾毒清透析针’?” “现在毒素有效清除率达到70%以后,因为是‘即时清除’的机制,12小时后体内毒素残留反而比透析还要少;综合计算下来,48小时内患者体内的毒素残留也仅仅比透析多一点点……” “可以说风险已经比之前小了很多。” “您不是想重新体验排尿的感觉吗?您不是想再去看看球赛出去旅游吗?” “试试‘肾毒清透析针’吧,它绝对能满足你的需求。” 斯蒂芬心动了, 目光第一次主动落在了青山药业“肾毒清透析针”的宣传手册上。 作为大学教授,不用威廉医生多说,他很快就意识到“肾毒清透析针”相比透析的优势。 70%的有效清除率虽然比透析低,但是胜在“即时清除”,胜在打一针就能替代透析! 短短一分钟后,他面露苦色: “威廉医生,我相信你,那我就勉为其难的试试吧,你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来自华夏的药物,也是第一次进行临床试验。” “我希望我的选择没有错,它能带给我更好的生活。” “哈哈,放心吧,已经有很多临床数据都证明了,它可以的!”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半导体专业的教授斯蒂芬成为“肾毒清替代针”的临床二期受试者之一。 实际上,像斯蒂芬教授这样的并不是个例。 在美国,受到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美国人更崇尚自由,更喜欢去旅行、冒险,但透析却将他们完全变成了“木偶人”,让他们完全被绑定了在透析机上。 所以, 即便“肾毒清透析针”诺华在一开始就注明了这是来源于华夏青山药业的药物,但还是有无数美国透析病人“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诺华临床二期招募进展顺利, 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由葛兰素史克在印度主导的临床一期二期试验也快速通过,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招募临床三期试验。 上午八点,卢卡斯来到位于印度德里的临床试验基地,此时基地外已经有几十名患者在排队等候了。 中文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印度已经实现了全国免费医疗的传闻。 确实,就拿透析来说,印度官方早些年实施了一份名为“国家透析计划”的方案,根据该方案,贫困线及以下的患者都可以免费申请透析。 具体的要求是年收入低于10万卢比(大约8500人民币),并且每年养老金低于30万卢比,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到官方指定的专科医院申请免费透析。 但是,这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比如计划倒是有了,但专科医院并不多,医院里的透析设备、透析条件也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会影响透析质量。 除此以外,那些不符合免费透析要求的病人想要进行透析,费用就比较昂贵了。 当葛兰素史克在印度开展“肾毒清透析针”的临床试验时,因为免费提供药物和一周一次的透析,愿意参加的透析患者简直是络绎不绝。 看着窗外排成长队等待登记临床三期的印度人,助手微微一笑: “卢卡斯总裁,看来我们要不了多久就能招募到足够的受试者,不得不说,还是印度这个地方招募患者速度快。” “要是放在我们国内,450人的临床三期至少要招募一年。” 卢卡斯也扬起一丝笑意,助手没说的是: 在印度不仅患者数量多,招募速度快,而且招募费用也低的令人心情愉悦。 450名受试者每人只需要15000卢比就能抢破头,折合下来每人不到180美刀。 相比于在本土动辄几千美刀一个人,这简直就是白菜价。 “大卫,我看下面不少人骨瘦如柴,你一会安排下去,每个人每次进行试验的时候可以领一瓶牛奶,一个面包,免得低血糖出点什么意外。” “卢卡斯总裁,您真是大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