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钱不多,但是也能救下一个患者了。” “这些钱与其让那些蛀虫用来买奢侈品,还不如让我们用来救那些真正有需要的患者。” 张扬目光落在十几页的明细清单上,片刻后,他拿起来仔细翻阅了一遍。 捐款清单最多的一人捐款2000元,最少的一人捐款了1毛,绝大多数都是10元20,但金额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是,这是网友们一份份真挚的爱心。 办公室里气氛一时变得沉闷,他思索着,足足十分钟后,忽然看向任小民,开口道: “任哥,你记一下。” 任小民一愣,急忙从包里拿出纸和笔。 “从即日起,暂时关闭基金对外捐款渠道,正式将原本‘贫困补助基金’更名为‘青山药业贫困患者医疗补助基金’。” “该基金主要但不限于药物补助,主体由青山药业承担基金全部补助费用。” “同时,设立‘爱心网友捐赠通道’,成立专项基金池,网友捐赠的资金不参与、不支付基金运营任何费用,完全用于贫困患者的药物补助!” 任小民飞快地记录着,张扬顿了顿,接着说道: “该基金池资金每个月公布一次资金用途,欢迎所有网友监督,而且!” “凡是该基金资助的患者,均以网友的名义为主捐赠人,青山药业只是代为捐赠。” 说着,张扬的语气终于缓下来。 任小民此时也记下最后一个字,他郑重的复述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张扬,那我就按你的意思去办了。” “好!” 第二天一早,当零星网友还想给青山药业基金账户打钱的时候,就发现之前的捐款通道已经被关闭。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为“爱心网友捐款通道”的专项资金账号…… 很快,网友们就注意到了这个新设立的“爱心网友捐款通道”和之前的完全不同。 准确的说,和目前国内任何基金会的运作方式都不同。 【网友捐赠的资金将不参与、不支付本基金任何运营费用,全部用于贫困患者。】 仅仅这条就足以证明青山药业做这件事的纯粹。 “真是纯粹的人啊……” 网友们感慨着,也感动着。 消息传到魔都瑞金医院肝病科住院部。 32床的方健民躺在病床缓缓放下手里的手机,看向了不远处自己的儿子。 他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因为喜欢喝酒,五年前被查出肝硬化,这些年时常都在住院治疗。 而他眼前的儿子叫方汉良,是一名生物制药研究员。 准确的说,是一名在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进行研发工作十多年的生物制药研究员。 这一次他回来探亲,正好碰上青山药业“促肝细胞活化剂”上市。 “汉良,你去德国也有十五年了吧?” “嗯,明年刚好十五年。” 方健民看着儿子,微微叹了一声: “你小时候就很聪明,十六岁的时候就考进了清华,后来你出国留学也顺利,20岁就拿到剑桥大学生物学博士。” “我一直都以你为骄傲。” “不过……你现在都40了,在国外也整整漂泊了15年。” “之前我一直问你什么时候回国,你总说国内制药行业发展很落后,药企没有进取心,很僵化,你回来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但现在我觉得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了,青山药业并不比国外的药企差。” “而且,你看看青山药业最近所做的一切吧,看得出来他们的老板并不是一个资本家,而是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纯粹的人。” “这样的老板完全可以帮助你发挥出你自己的能力,也更能展现你人生的价值!” “回来吧汉良,加入青山药业吧。” 方汉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没有说话。 许久后,他缓缓摇头: “爸,生物制药行业没有这么简单的。” “青山药业在血液病、肝病上有研究,但是……我在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一直是专注于肾病研发,青山药业不一定有肾病研发团队,他们也不一定对肾病领域感兴趣。” 话音落下,方建民并不认同。 “万一,万一青山药业就想要研发肾病药物呢?” 方汉良忽然笑了笑: “如果真有,那我就回来。” …… 张扬当然不会知道因为最近一系列的事情,甚至都引起了行业里不少顶级研究员对青山药业刮目相看。 特别是一些之前对国内药企失望,又或者因为薪酬等原因留在国外的行业大牛们纷纷有些蠢蠢欲动。 毕竟,要是国内有一家药企能达到自己心里的薪酬预期,又有良好的研发环境,谁愿意出去呢? 此时的张扬也并没有因为“促肝细胞活化剂”的成功上市就停下来,相反,他准备开始处理之前就交给韦天的一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