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这几天他们已经研发成功了,最多一个月您就能吃到了!” “您放心,您儿子无论砸锅卖铁都要让您吃上这款药!” “您辛苦了,也该我孝敬您了。” …… 另一边,蓉城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住院部。 刘文君静静地坐在病床上。 昨天“促肝细胞活化剂”的临床三期试验就已经全部结束了,抽了血做完检查后,今天就能拿到结果,明天绝大多数患者就要出院离开这里了。 他也一样。 想到这里,他环顾了一圈整个病房,要说没有一点感情那是假的,从当初入院开始,他在这里已经住了整整七个月。 “浩然,东西都收拾好,明天一早咱们走。” “放心吧爸,都收拾好了,我们都七个月没回家了,说实话还有点激动。” 刘文君微微一笑,脸上也露出一丝期盼。 就在这时,他目光落在了旁边14号病床上。 14床的病人早已不是当初他入院时的梁光明,而是三个月前临床三期时幸运加入进来的——老万。 老万来自贵省,同样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不过相比于他老万是因为长期喝酒导致的肝硬化。 当初入院时转氨酶已经破千,同时伴有肝腹水、内出血,最终在他女儿万桂琴苦苦哀求下陈文主任特意向青山药业申请了一个名额,最终才收治入院治疗。 看着呆坐在病床上的老万和他的女儿万桂琴,刘文君忍不住开口道: “小万,你们也是明天出院吗?” 万桂琴穿着普通,听到刘文君问她,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是的,刘叔,我们明天早上就走。” “噢,好的。” 说完这句,刘文君心里默默叹了一声。 同在一间病房三个月,刘文君对老万和万桂琴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老万是个农民,老家在贵省一个偏僻的小镇务农,家庭条件不好。 万桂琴是他大女儿,几年前就嫁给了同村另一户村民,两人生育了一对儿女,为了更好生活,万桂琴的老公这些年一直都在城里打工,而她则在家里照顾小孩,日子过的也很辛苦。 三个月前, 老万查出肝硬化晚期后,万桂琴听人说蓉城第三人民医院能治肝硬化,不远万里带着她的父亲从贵省来到了蓉城。 这三个月来,他是亲眼看到老万一点点好转,也亲眼看到了万桂琴的苦。 刚来医院的时候,老万病情很严重,万桂琴整晚整晚的守在面前害怕出现什么问题,只要老万稍有动静,她便会立刻惊醒,连续几天都没睡过安稳觉。 这都还好。 虽然青山药业承担了临床三期所有的住院和治疗费用,但老万和万桂琴还得日常吃饭生活。 为了省钱, 为了让老万吃点营养的东西, 万桂琴三个月里每天都只吃两顿,每顿都是在病房里偷偷下点面条或者吃几个馒头。 有时他都看不去了,主动邀请万桂琴吃点好的,但这个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总是咬着牙,笑着摇摇头拒绝了。 刘文君也是底层人民过来的。 他知道不是万桂琴不想吃,而是农村人都知道吃了别人的东西要还的。 她没有东西还情。 眼见着老万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孝顺的万桂琴脸上也开始时常挂着笑容。 她知道自己的爸爸活下来了。 可就在她幻想着出院后继续回家吃药的时候,青山药业“促肝细胞活化剂”价格突然公布,彻底将她的希望击得粉碎。 没错。 得到希望,但又再次面临绝望! 6500元的价格,即便医保报销后也要3900元! 3900元,根本就不是他们吃的起的! 万桂琴想过挣扎,她还没有完全放弃! 可当晚在医院走廊里给叔叔伯伯们打完电话后她彻底绝望了。 所有人都劝她放弃, 3900元一盒的药,就不是他们这种底层人吃的起的! 想到这里,刘文君心里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在了老万,落在眼神空洞的万桂琴身上。 他也想帮万桂琴一把,可他同样也心有余而力足! 几分钟后,他缓缓走下病床,在门外喊来了自己的儿子刘浩然: “浩然,你一会去取三千块现金,我明天有用。” 第(2/3)页